账号详情
我的收藏
我的学习
我的主页
退出登录
回想起去年四月的封号潮,跨境卖家们仍旧心有余悸,不少大卖因此停厂停工,裁员变卖资产。本以为2022已至,这股硝烟也终将过去,但谁曾料想,年初刚过,就有以AMZTigers 、TesterJob两家公司为首的刷单机构被亚马逊正式起诉。
据外媒报道,亚马逊联合有关执法部门以AMZTigers(英国) 、TesterJob(西班牙)通过上评、刷单和测评等手段制造虚假好评、帮助卖家提升产品排名和转化率为由,接连起诉了以这两家公司为首的刷单机构,这两家公司极有可能面临监禁、罚款或被没收资产等处罚。
而这两家公司之所以被曝光,除了亚马逊早已察觉有心调查,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来自公司内部员工的举报。据该举报员工解释举报的具体缘由在于公司许多工作人员按照要求购买了指定的商品,但卖家没有报销购买商品的费用,也没有支付刷单的评论费用,联系不到卖家,就采取了举报的方式。
据爆料,这种虚假评论收费为每条15欧元,如果卖家购买相关的套餐则会便宜更多。为了增加评论的真实性,刷单公司还会将不同星级的评论混合在一起,不得不说也是非常“讲究”了。但现实是,这种刷好评的现象并非合规,严重违背了亚马逊搜索排名的规则,也一直被亚马逊严厉打击。去年轰动跨境圈的刷单公司数据泄露引爆亚马逊封店,多个中国头部大卖都中招的事件一直让不少卖家心有余悸。
在此次刷单事件中,除了一些中小卖家被卷入其中,更有部分大卖也被牵扯,因为各种可能的原因而被质疑是否存在刷单行为。
例如作为一家以空气动力设备和清洁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亿级大卖欧圣电气,曾在去年9月份中止上市审核,直至12月份完成财务资料更新后才恢复发行上市审核。在深交所关于欧圣电气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中,对欧圣电气是否有刷单、刷机行为提出疑问,并要求其说明电商平台的销售收入是否真实准确。
随后,欧圣电气通过分析亚马逊平台用户的购买数量及收货地址、核查买家ID及邮箱、核查用户购物的重复度等方式,得出其在亚马逊平台未有单一用户刷单的情况。
迄今为止,亚马逊对刷单测评的打击行动从未停下。无论未来事态将如何发展,刷单公司测评、卖家购买虚假评论这一事件的本身已经违背亚马逊平台的规则,也是不被允许的。在日常的运营过程中,卖家更要时刻保持警戒、合规运营,不去触碰平台的红线。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优乐出海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我们建了跨境电商交流群,里面不乏很多经验卖家,扫码回复“加群”,拉你进群。
目前30万+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