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的新手“躲坑”指南:选品常见的五个误区

优乐出海 陈蕊蕊2021-11-20 13:00:00

对于很多亚马逊卖家来说,选品是一件非常纠结和痛苦的事情,直接决定了店铺后期的运营效果。


我们都知道在亚马逊选品过程中,需要进行市场调研、竞争产品分析、考虑利润率,但有时候把这些都考虑进去之后,结果选择出来的产品依然不容易卖出去,这不禁让卖家开始对生活产生了好奇。


产品哪里出了问题?让我们来看看产品选择中的五个常见错误?


一、竞争对手太多,放弃产品

也就是人们经常纠结到底是选择红海产品还是蓝色海鲜产品。有些卖家看到有些产品卖得好,竞争对手很多,就放弃了。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分析竞争对手时,数量不可怕,主要看竞争对手的操作和实力。没有人喜欢孤独。我只是不想勉强交朋友。如果你真的那样做,恐怕你只会失望。


二、产品同质化严重

有的人看到竞争对手的产品,销量不错,产品毛利估计在30%以上,然后就认为自己肯定能做得更好,就想把产品定价控制在20%左右的利润率,这样价格就很有竞争力,这其实是有问题的。


首先,竞争对手的销量已经很好了。如果你为成本和价格而战,你肯定会更有优势。你参加什么比赛?如果竞争对手降价,你卖产品要不要盈利?


其次,基于用户,对竞争对手产品的评论积累了这么多。用户为什么要选择全新的你?大部分用户宁愿多花一点钱,在产品差价不是特别大的情况下,选择从有产品的消费者那里多要一些产品。

亚马逊选品

三、分析审查方法不对

人们在选择产品的时候,通常会分析评论,但很多人只关心产品的差评,而不是好评。这是一种极端的做法。观赞有两个作用。一是看用户的使用场景,这样可以更清晰的定位产品,更准确的定义产品。第二,顾客留下好评的原因是这个产品给他带来了一定的价值,解决了问题,这是产品的核心卖点。


第四、用户的痛点不准确

每个用户对产品的期望值不同,对产品的评价也会受到场景和心情的影响,所以有时候用户的抱怨就是说,我们怎么才能真正了解大多数用户的痛点呢?卖家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统计用户抱怨同一问题的比例,解决问题必须从最常见的问题入手;

(2)解决问题的成本,很多问题可以解决,但成本太高,而你解决问题后,产品的涨价会让用户停手;

(3)基于用户行为的体验和模拟是指从用户的角度使用感官产品。


五、紧跟选品潮流

也就是说,不管市场卖得好不好,你都可以卖没有持续或长期需求的产品。如果你跟风快,还是可以赚点利润的。如果跟得慢,就要等货被压,比如指尖陀螺仪。如果长期卖不出去,就得交保管费。如果你想处理它们,你仍然需要支付亚马逊清洁费。


产品不能在亚马逊上销售。不一定是运营做得不好。往往是因为前期选品的问题。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选择产品时,一定要尽量避免这些误解,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选择合适的产品。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优乐出海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0

我们建了跨境电商交流群,里面不乏很多经验卖家,扫码回复“加群”,拉你进群。

目前30万+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相关标签

亚马逊选品

参与评论

登录 后参与讨论
0/200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