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没有Zappos?这句话问的好,这个问题呢,得追溯到1999年甚至更早。Zappos曾起底中国早期电商,1999年,谢家华嗅到了互联网卖鞋的创业机遇后,就与创业伙伴共同创办了鞋类电商网站Zappos。他的想法不同常人,鞋类电商最大的问题是无法试穿,也无法体验鞋子的舒适度和大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谢家华也是想了不少办法。最终,制定了一个计划,允许用户购买三双鞋,拿到手试穿后把不合适的另外两双寄回去。并且在此还提供了“运费全免”政策,允许用户收到商品后90天才付款。同时,为用户提供了详细的线上解答,真切的将顾客当上帝一样的服务,以“鞋合适就穿,不合适就换”为宗旨。
因此,在短短的时间内,Zappos毛利率达到了35%。在2000年时,Zappos销售总额为160万美元,8年后已增加至超过10亿美元。
谢家华在鞋类电商上创新性的经营理念,使得Zappos在很多方面成为了美国电商前期模式的先驱。导致之后大洋彼岸的中国创业者们也在Zappos站稳脚跟之后,开启了对它的效仿。
2007年李树斌在北京成立了好乐买,这个公司可以说的上是一家对标Zappos而创办的公司,并且在好乐买上线之前,李树斌及其合伙人鲁明就通过4个创业条件筛选出了Zappos这家公司。
这4个创业条件是:
1、 市场要大
2、 价格需要设定在符合国人消费水品,比如300-500元之间
3、 毛利率不低于20%
4、 适合配送全国
之后好乐买成功上线,并在Zappos原来的基础上改变了一些策略,比如从之前的3双改成了2双鞋来试穿,这对公司来说更节省物流成本以及鞋子成本。
在好乐买推出1年后,其营业额就超过了1000万元,并在2009年得了红杉资本的投资。有趣的是,同一年迫使谢家华将Zappos卖给亚马逊的投资方也是红杉资本。
所以说最终Zappos卖给了亚马逊,成为了美国电商市场,其实当时有人想要做中国版的Zappos,但可惜都没有Zappos那般成功。
在哪个年代谢家华真真意义上可以称之为“鞋王”,在他经营下,Zappos最终成为了一家无法被巨头打败的公司,而且平台上75%的顾客会多次复购,公司在巅峰的时候公,整个美国每卖出4双鞋,就有1双是Zappos的鞋子。
谢家华的“鞋王”称号当之无愧。
谢家华敢于质疑、富有远见的个人魅力与事业成就,非常值得新一代创业者们学习,同时呢也是可以激励着大家积极探索前行,了解行业的发展。